你身边有哪些啃老的故事
我老公的侄子,虽然现在也当爹了,但小孩的奶粉钱,尿布钱都是他爹承担着。小两口缺钱了,这个当爹的还得马不停蹄的打钱去。
老公的哥哥大伯哥,有三孩儿,两女儿一儿子。在农村嘛,没有儿子怎么能行,在生了两女儿后终于得一儿子。这宝贝疙瘩把他一家人高兴坏了。
听侄女说,小时候她们一起去读书,零用钱她和妹妹一毛钱都难要到,但她弟,只要一开口说没钱了,感觉要他老命似得,赶紧把钱送去,就怕饿着这宝贝儿子。
书也不好好读,初中毕业就不想念了。他爹又拖熟人找关系帮他找了一个打工处,也是一个亲戚家。这亲戚比较有钱,但为人小气。也没做多久钱没挣到反倒拉了一屁股饥荒。说是没好好做,整坏了要照价赔偿。这亲戚也是绝了!
好嘛,本想亲戚家做事有个照应,这下可好,打工钱没拿到还到欠债务。这到哪说理去。算了,让他吃一亏长一智吧!
后来侄子说学会开车就好找事做了,就这样老两口也答应了,心想只要他想做事就要支持他。
谢邀,现在的社会的确是这样独生子女多,所谓的啃老族的也多。
我认识的人就有一个啃老的。男士三十多了,对自己的未来毫无规划,有一天没一天的混日子,因为他爸妈收入微薄,不够他败的,就连他的姐姐都不放过,一样的啃。表面上是跟姐夫借钱,可是谁都知道这钱是走去无回。没钱的时候亲戚邻居的都借个遍。完了以后是让他爸妈去还,自己只管花,只管借,不管还钱的事。到了最后没人愿意借给他钱。还是由自己将近六十岁的老父亲打零工去还钱。
我觉得这种人真的很可耻,自己有能力挣钱自己就花,没能力就少花钱多挣钱。凭什么让老人养你小,还要养你老?为了自己过得快活丝毫不管老人,到了而立的年纪。还想继续过着幼儿的生活,难道就不会觉得丢人吗。
这是一个发生在我朋友身边的真实故事, 都说“养儿为防老”,而如今“啃老”却成了社会常态。成了非常普遍,非常自然的社会现象。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已经就业,还是在家里吃闲饭的,只要与父母住在一起,哪怕住的稍近一些,只要父母骨头上还有“肉”可啃,子女们“啃老”就是理所当然了,且心安理得了。这种“怪现象”虽不能说百分之百,“大多数”都如此,应该说没有疑义!
刘大爷(我朋友的邻居)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儿子大些有35岁,至今单身,二女儿已出嫁,所以平时刘大爷跟大儿子一起生活,但他们俩的关系可谓是针尖碰麦芒,父子关系极差,经常为一些生活琐事拌嘴吵架,有几次严重到都发生了肢体冲突。但基本上冲突的原因都是因为儿子的性格任性、懒惰,脾气“由着性子”,而且一直没有正当职业,平时宅在家里好吃懒做。刘大爷也是对儿子失望至极,恨儿子不争气,35岁还不成家,生活邋遢一事无成,脾气还是最大的一个。最严重的一次是两个人动起手来,刘大爷的儿子竟把刘大爷的耳朵要掉了一块肉,当时在小区里也是传的沸沸扬扬。
2016年5月,刘大爷又跟儿子因为一些琐事吵了起来,中午家里的水龙头总是发出“滋滋”的声音,刘大爷的儿子认为是刘大爷故意发出这样的声音来打扰自己睡觉,于是就跑出来跟刘大爷争吵了一会,便又回去睡了,然而刘大爷并没有因为儿子跟自己吵就安静下来,反而刘大爷又叮叮咣咣的开始修起水龙头,刘大爷的儿子再次发怒,冲进厨房就把菜刀拿出来向刘大爷挥舞,刘大爷见状也就抄起身边的大板子,于是最不愿看到的一幕发生了,刘大爷失手把儿子打死。最后刘大爷被判为过失杀人。
这个悲剧除了家庭教育,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学校教育、社会环境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如果刘大爷儿子的人格教育、生活教育、生存能力教育足够充分,刘大爷这场悲剧就可能被化解,那么也不至于被造成现在不可挽回的局面。由此看来,“啃老族”的存在父母有一定的教育失败因素,但也不绝对,在后天的成长过程中,不管是社会环境的熏陶,还是学校教育的责任,都可能成为子女日后成长趋向的影响因素。
感谢亲的邀请!啃老真的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啃老似乎也是我们中国独有的一个社会层面的问题,就像泰国的人妖现象,成为了一个国家的特色现象。
身边啃老的例子很多,有老人心甘情愿被啃的,也有被迫让儿女啃的;有不求上进,死心塌地啃老的;也有被迫无奈啃老的!
1、儿子的一个同学家长,女人因为出生在一个特别贫穷的农村家庭,经人介绍嫁给了城市户口的却有着智商低下问题的男人。但由于这个男人的父母亲非常的能干,在城里买了别墅,还给这个儿媳妇找了个国企工作,后来还转了正。
这个女人开始的时候很满足,觉得自己是一步登天了。可是随着国家出台了打破铁饭碗的政策,女人也被下了岗。由于男人的智力问题,男人一直在家闲着,女人没有了经济收入,日子一下子紧张起来。加上孩子一家三口的生活费都靠公婆接济。女人找了几份工作,由于文化底子薄和年龄大了的原因,都无法胜任半途而废了。
我偶尔在学校的家长会上见到她,她总是穿着过时的衣服,低着头坐在角落里,神情木然,不看任何人。
2、我有一个小学男同学,为人特别机灵,也特别有经商头脑。是我们当时那届同学里的最早的暴发户。我们那时还都只是上班挣死工资,朝九晚五的也没个更好的想法去赚外块。我的那个同学已经做起了煤炭矿粉生意,不但成立了公司,建起了豪宅,拥有几辆宝马奔驰。在我们同学中成了人人敬仰羡慕的富豪,成功企业家。后来,同学去澳门开拓市场。市场开拓没做出啥成绩,却在澳门赌场输光了全部家产还欠下了赌债,被人剥光了衣服反绑四肢锁在一个箱子里!把视频发给他老婆,让他老婆拿钱赎人!
他老婆借遍了我们这些同学,把能卖的都卖了凑钱把他赎了回来。可是他回来后不是想办法东山再起,而是沉迷于赌博!三天两头拿把刀到他父母那里去要钱!不给钱,就用刀往自己的腿上砍!
仅仅一年的时间,他的母亲就病逝了!他父亲突然脑梗,不到一个月也追随他母亲而去了!两位老人含恨离开了人世,父母尸骨未寒之际,他却急着到处搜罗父母的存单,变卖父母遗留下的家产!
就写到这里吧!心里塞塞的!
在小区里,常常看到一个小伙子,二十七八岁,穿着背心,大裤衩子,趿拉着拖鞋,手里拿着烟,和谁都能拉两句。先上来我以为,这年轻人,上夜班,白天出来玩呢。可时间长了,才知道这人每天都在园区没在逛游,也不上班。家里是附近村子里的,拆迁买的楼房。父母打零工,白天不在家,就他一个孩子。不愿上班干活,久而久之,养成了在家待着,闲逛的人。
一天一盒十元钱的香烟,中午还经常在快餐店里吃饭。不知道他怎么想的,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没钱花给父母要,因为他白天经常进出门岗,还和园区里的老太太,老大爷坐在一起聊天。大家都挺熟悉他。
他这样的年纪轻轻就成了啃老族了,什么时候才是个头!有时候看见这样的人,也挺生气的,家里经济基础又不咋的,还不思进取,就这样昏昏僵僵的混日子,尚若父母都不在了,他会怎样过活呢?
谢邀!题主,既然说啃老,那有就说说与众不同的想法和看法,啃老,说明老人长辈有一定或一点经济基础,那为什要啃老呢?因为,晚辈暂时有一定困难,望上辈助一臂之力度过难关。人嘛!哪有一帆风顺的人生,总有这样那样的挫折和不幸,何况年轻,社会经验不作,生活磨练不够,他她只能求助于自己的父母,作为夂母慷慨解囊这才是称责的夂母,邦儿女,就是邦自己,儿女过好了,自己才活得安宁。难道,眼望着自己的子女吃不饱,穿不暖,穷困療倒,而自己捏着可以救人的钱,用在无为的存折上,挣唯溥的利息,于心何承!但话说回来,有严厉的夂母,才有儿女的出息,感谢夂母养育之恩和为人世处,得不到攵毋帮助的小孩一定会珍惜自己的所有的努力,经过生离死别的人.,更会懂得人情的世故的艰难与不堪!我想说,做夂母的开朗点,大方点,现在的孩子不容易,经济社会,一切向钱看,压力太大了,特别是生活在中下层的人们,不管大人,小孩都不容易,我们大人将来还指望着小孩养老送终呢!先做个表率,孩子们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所谓啃老那是旁观者的用词,亲情是折不断的。但愿天下夂母与孩子,齐乐融融,共享盛世繁华。
2022年是澳门回归多少周年
从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到如今2021年,澳门已经回归22周年了。澳门回归,也称澳门政权移交、九九回归,是指1999年12月20日0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同时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行使管治澳门的权力,葡萄牙共和国结束统治澳门的一系列事件。所以说明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澳门特区行驶主权23周年
正版四不像是什么动物
四不像又叫麋鹿,是梅花鹿和马鹿的亲戚,生长在我国的河南、河北、山东、安徽一带。为什么把它叫四不像呢? 这是因为它的头顶上的角像鹿角,但没有鹿角的蛋杈;脖子像骆驼,但又没有骆驼的脖子长;蹄子像牛蹄,但又没有牛蹄子粗壮;它的尾巴像马尾,又没有马尾巴大,就是说麋鹿全身有四个地方分别像鹿、骆驼、牛和马,但又不是鹿、骆驼、牛和马,所以,人们把它叫四不像。 四不像是我国稀有的珍贵动物,北京动物园有20多只供游人观赏。
2022澳门一月份才能去吗
由于受疫情影响澳门的旅游业受到很大的影响。有些人不清楚 以为去澳门是出境,其他国家去不了,澳门也去不了,其实不是这样的。目前澳门没有疫情,很安全,只要内地所在的区域没有疫情想去澳门随时都可以的,只需带上港澳通行证并有签注,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就可以啦!不用等到2022年一月。
2022澳门签注会审核什么资料
2022年澳门签注会审核申请人的护照、签证申请表、行程安排、住宿预订、资金证明、工作或学校证明、社会保险证明等相关证明材料。此外,申请人还需符合澳门签证相关规定,如无刑事犯罪记录、无入境限制等。
审核通过后,申请人可获得在澳门停留的合法身份,并能够享受澳门的各项公共服务和旅游资源。
2021的大事件
2021中国十2021中国十大热点事件
1、中国建党100周年
2、神州十二、十三号载人飞船再次升太空
3、2021年东京奥运会
4、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
5、2021年诺贝尔奖
6、教育“双减”政策
7、袁隆平先生的成就与精神
8、共同富裕的规划
9、《长津湖》10、《功勋》……让我们见证祖国繁荣富强的发展道路!
全民打新冠肺炎疫苗、东京奥运会取得很好的成绩、我国的全运会圆满结束、可敬可爱的袁隆平院士离开了、立陶宛跳出来闹心了、生物多样性大会在昆明召开啦,中老铁路开通啦(作业云南人,很开心)郑爽吴亦凡王力宏,薇娅都凉凉啦、吴京主演的电影《长津湖》过了,自己超越了自己😀……
1921—2021,今年,中国共产党将迎来建党100周年。
100年来,中国社会沧桑巨变。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共产党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迈向新征程的中国共产党,举世瞩目。
——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千百年来,作为一种社会理想,“小康”在中国人心中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
到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进入新世纪后,在基本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2021年上半年,党中央将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系统评估和总结,然后正式宣布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憧憬即将变为现实。
——“天问一号”火星着陆
今年,中国在火星探测领域也会有新进展!
2021年,由袁隆平院士专家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达到1603.9公斤,再次创下了全新纪录!一辈子为了提高水稻产量而努力的袁老这次真的可以放心了,带着他的精神与力量,一代代的中国人还会继续努力,开创更美好的生活。
如今中国正在变得越来越好,在百年庆典中,中国共产党给全国人民交出了一份举世瞩目的成绩单:面对疫情反应迅速,率领国人最先走出疫情阴霾;面对暴雨灾难积极救援,稳定社会秩序;发射神舟十二号,展现大国实力……如此种种,让每一个中国人对于未来都充满信心。
现在可以去澳门玩吗
可以去。
内地入境澳门防疫措施:
2022年12月9日凌晨零时起,澳门取消入境人士的落地核酸检测、入境后的核酸检测和快速抗原检测措施。
2022年12月20日凌晨零时起,澳门取消有关中国内地风险区的规定。
2023年1月8日起,澳门特区政府实施新的入境措施:由内地入境澳门人士,无需出示新冠病毒检测证明。
可以
随着内地与港澳恢复全面通关,游客互访呈现“双向奔赴”态势。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日前发布通知,2月6日起,恢复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内地与香港、澳门入出境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