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达摩院能否自己创办一个高水平的科技杂志
可以肯定回答提问者:绝对可以。
我把他们的结构写下你分析下:
阿里巴巴达摩院是什么样的存在
1.2017年10月11日,一家研究机构横空出世,它致力于探索科技未知,以人类愿景为驱动力,开展基础科学和创新性技术和应用技术研究,它同时拥有7个全球工作地。这是一个刚出世就受到世界瞩目的研究院
2.阿里巴巴达摩院的配置
首任院长:阿里巴巴集团 CTO 张建锋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
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
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
中国科学院院士黄如
先回答结果,很难。
不管是线上和线下的高水平科技杂志他是由很多因素综合形成的,首先一流的办刊人才,这是高水平科技杂志的基础。没有高水平的办刊人才,根本就谈不上建设高科技杂志项目。我们看阿里的达摩院,拥有众多的学士专家,每个可能都是行业内的顶级人物,但他们一定能办好一份杂志吗?不一定就好比博士去给小学生上课,不见得比本科毕业的老师讲的更好,毕竟术业有专攻。专家办刊是高科技杂志的基础,但没有办刊专家对整个杂志内容的取舍和把控,很难形成一本高质量的杂志,顶多是多篇好论文合订。办刊专家自己本身也得不断的学习进步才能筛选出更好的文章。
其次,符合杂志的优质稿件是科技期刊的支撑点。而好的稿件一般都会投给著名杂志,这就需要杂志经过很多年的静心经营,在业内取得一定的名声和地位,而这个需要时间,没有捷径可走。比如大家最近都比较熟悉的<柳叶刀>,创刊于1823年,著名的Science创刊于1880年,都是经过很多年,很多人的努力才成为著名杂志,没有时间的沉淀,很难达到很高的水准而吸引哼优质的论文。
目前来看达摩院做一份杂志很容易,但做一份高水平的杂志,很难,即使那么多专家在一起,也很难,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马云曾说:达摩院要做不一样的科研机构,不同于微软研究院也不同于IBM的研究院,达摩院要对标的是人类历史上最辉煌最耀眼的贝尔实验室。
已目前阿里巴巴达摩院的科研水平完全可以创办一个高水平科技期刊。
2017 年 10 月的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正式宣布成立达摩院,未来三年将投入将超过 1000 亿人民币用于基础科学和颠覆式技术创新研究。达摩院官网正式上线后,我们看到达摩院重点布局机器智能、数据计算、机器人、金融科技以及X实验室五大领域,相应设置有 14 个实验室,共有近 70 名海内外专家坐镇。
达摩院的建立没有完全局限于“概念”和“算法”上,也把目光投向了更底层更纯粹的方向,比如、芯片技术和传感器,也请到了黄如来进行战略指导。从护城河角度来看,这些硬技术的门槛高于算法,对于我们国家掌握很多科技方向的自主性更有意义。
这个时代只有做计算机科学或者金融业才能赚钱,而大量的从事基础科学的从业者,无论是生物、化学、还是物理,都没有得到合理的重视和报酬。而达摩院的建立,或许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再次唤起大家对基础学科的重视,为这些从业人员提高待遇获得合理的尊重。
达摩院将帮助一部分基础学科研究人员获得应有的待遇,终归能做出一些微小的贡献。从这个立论角度上看,阿里的格局比其他科技巨头更大,令人敬佩。
阿里一个企业不是纯粹的研究机构,那就必然还要面临商业化的问题。就像马云自己期望的,最终目的还是要盈利至少要自负盈亏。相类似的,谷歌和微软的研究部门一直都不是贡献收入的大户,需要母公司的补贴,这是因为其性质的局限性。
从乐观角度来看,达摩院研究方向可以反哺阿里的业务,可以做前店后场。举几个例子:
从达摩院目前已公布的信息来看,显然是具备这两个基因的。
达摩院有一个非常好的开始,但也不意味着就能轻易成功,它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也十分棘手。如何保证科研不被资本干扰,如何保持自由的科研环境,达摩院任重而道远。
你好,我是科技君阿晖,我来回答你,可以创办。它本身就是科技研究院,只不过它是研究机构而非传媒。
阿里达摩院是一家科技探索,以人类愿景为驱动力的研究院。致力于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和颠覆性技术的研究院。于2017年10月11日成立,全球总部已选址南湖科学中心,今年年初项目开工。
1.AI人工智能将从感知智能过渡到认知智能。
2.区块链技术从狂热回归理性,进入实际应用
3.云计算
4.量子技术突破,将改变通信和计算机业。
5.数据安全技术。
6.计算机算力突破。
7.机器与机器大规模联网协作。
8.工业互联网大融合。
9.芯片设计能力加强。
谢谢您的问题。阿里巴巴达摩院不太可能创办科技杂志。
创办杂志的条件。按照《期刊出版管理规定》,期刊只能由出版单位出版。 阿里巴巴达摩院必须必须经过新闻出版总署认定,具有出版单位的名称、章程,工商登记得有期刊出版业务范围,还要有组织机构和符合国家规定资格条件的编辑专业人员等诸多条件。阿里巴巴难以符合所有条件,听说过阿里巴巴杂志社?没有人、财、物、组织、资质,阿里巴巴达摩院出科技杂志就是空谈。
达摩院出版杂志未必权威。阿里巴巴达摩院专注于前沿技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科技金融、机器人和X实验室等方向,已经取得了全球40多项第一,在全球各种权威杂志发表500篇论文。达摩院的科技实力和发表论文都很权威,但是不代表创办期刊就权威,全球比较有名的是《科学杂志》《自然杂志》等,即使阿里巴巴达摩院创办了科技期刊,也很难树立全球权威性,这种公认与信任与企业的实力无关,反而担心由于企业创办杂志而变得具有偏向性。
达摩院只要专注于科技就行。阿里巴巴投入200亿元建设达摩院全球总部基地,今后三年还要投入1000亿元进行科技创新和研发。最近,阿里达摩院成立XG实验室,计划布局5G技术研发,包括AR、VR、工业互联网、智能物流等领域。阿里巴巴达摩院需要前沿技术创新、应用场景落地为自己立身立名,而不是着急创办杂志显示自己的学术性。
欢迎关注,批评指正。嗯,回答本行业话题,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显然阿里巴巴具备这个实力,但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因为按照阿里巴巴乃至马云的行事风格来看,做科技技术,是一件很严谨的事!
达摩院起源?
“达摩院”是马云亲自取的名字,马云回顾取名的过程时说:干嘛一定要研究院、实验室这样的说法,干嘛不能创造一个自己的名字?中文就叫“达摩院”,英文就叫Damo!
达摩院只为阿里的电子商务等相关数据与计算业务提供研发与拓展的支持?如果仅仅是这样,那么就显得达摩院的格局太小了。
从阿里巴巴给出的官方解释来看,达摩院是以人类愿景为驱动力的研究院。而且马云也说了,阿里巴巴要做到102年,但达摩院应该要比阿里巴巴还要活的长。其实这个话很好理解,因为商业规则会随着时代而变化,而科技却可以随着时间推移而越来越发达。如果说是真心的做科技上的研发,那么就不用担心倒闭的问题!
达摩院差钱吗?背靠阿里巴巴显然不差钱,但时候决定一家公司的生死不是钱。而是技术人员没有话语权。这一点,从当年的王坚创办阿里云就看得出来!